为推深做实党史学习教育,4月21日上午,锅炉分场党支部开展了“走访抗美援朝老战士”主题党日活动。走访对象是锅炉分场制粉班职工王欣父亲——抗美援朝老兵王柄坤。
这位86岁抗美援朝老兵依然精神矍铄、十分健谈。老人是安徽南陵人,1950年报名参军,1956年入党。先在福建当兵,期间参加过俄文学校培训。后来朝鲜战争打响,前线急需招录通信兵,从1000人中挑选了40人,王柄坤是其中之一的通信兵,也是第一批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。据他回忆,当时部队驻扎地千疮百孔、满目疮痍,条件十分艰苦。但是,王柄坤非但没有丝毫的恐惧感,反而还有满满的自豪感。“既然祖国选择了我,我就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。”王柄坤在部队从事通信兵培训工作,当时一个连全靠他在短期内手把手培训,合格后就奔赴战场实地操作。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,不但时间紧、任务急,而且很多战士还存在文化底子薄情况,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。尽管在艰苦而又复杂的环境下,王柄坤还是完成通讯培训任务,为部队通讯畅通、精准打击敌人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最让这位抗美援朝老兵记忆犹新和刻骨铭心的是,朝鲜战争结束后,1958年底,部队悄悄撤离,又从1000人中选40人,王柄坤还是其中之一,他被调到新建0029部队,来到西北祁连山。这里虽然没有随时流血牺牲的残酷战争,但是,这里生活条件依旧很艰苦,住帐篷、高严寒,秘密地址连至亲至爱的妻儿家人都不告诉。原来这里就是我国“两弹一星”的发射基地之一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。王柄坤在酒泉业务通讯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。老人在谈到自己当年对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理想信念时说,“死在戈壁滩、埋在青山头”,这句话对我来说,既记忆犹新,又刻骨铭心。因为与我同参加抗美援朝的牺牲战友,再也不能为祖国效力了,而我仍为党和人民做工作,应该感到无比幸运和自豪啊!
是的,老人从1978年转业到铜陵市第一粮食局先后任机关科长、主任、工会副主席等,不管权位有多高,岗位有多重要,他始终都把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放在首要位置,在工作上清正廉明,从不利用手中职权,以权谋私。他不但对自己一生卓著功绩从不宣扬,而且对子女要求也是极其严厉。从老人交谈中,我们还得知,老人每天还练书法、看新闻、积极健身,关心国家时事政治等,晚年生活依然丰富多彩。临别时,老人还一再叮嘱我们:咱们共产党员一定要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。通过此次“走访抗美援朝老兵”主题党日活动,党员们对党史学习教育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。(张维)
成员单位
友情链接